【新質生產力】
聚焦“產教融合” 培養創新人才
看科教園區職教如何精準對接地方新興產業
來源: 蘭州新區報
時間: 2024/04/26/ 10:40
字號:[大][中][小]
邁入“后技能”時代,職業教育如何進一步適應新形勢發展?新質生產力語境之下,高等教育如何進一步夯實“基礎性”定位?蘭州新區科教園區各院校聚焦“產教融合”,通過建立共同體、開辟新課程、建立新學院,開展教育實訓等多種方式,對接地方新興產業,精準賦能區域經濟發展。
產教融合共同體 聚智賦能新發展
4月11日,甘肅衛生職業學院報告廳內掌聲雷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普通本科院校、高職院校、中職學校、綜合醫院、口腔醫療機構、義齒加工生產及上、下游企業的近百名嘉賓代表共同見證全國數字化口腔醫學(技術)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成立。
對于全國數字化口腔醫學(技術)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成立,蘭州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劉斌給出高度評價。他認為,作為在口腔醫學領域成立的第一個共同體,它不僅是我國口腔醫學教育與產業發展融合的重要里程碑,也促進形成校企協同育人,聯合科技攻關,多元共享教學資源的新局面。
深圳金悠然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劉繪告訴記者,目前,國內開設口腔修復工藝學專業的中專和大專學校有百所,培養出的口腔技術人才不能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還有大量技工沒有接受過專業技術教育,基本采用“師帶徒”的傳統帶教方式,在技術理論方面欠缺,實際教學也因為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的突飛猛進、各項技術的重大變革,使得教學與實踐發生了脫節,學校面臨實訓經驗不足、專業建設滯后,企業面臨人才不足、理論欠缺的困境。
劉繪認為,依托全國數字化口腔醫學(技術)產教融合共同體,將匯聚我們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探索口腔醫學技術的新模式、新路徑,共同進行學術交流與技術創新,共同開拓行業新征程。
多維度融合 校企協同育人
堅持“賽教融合、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培養拔尖人才,在新區,職業教育不僅在書本中,更在實戰中。
日前,蘭州新華互聯網學校首次舉辦高級乘務與行政管理專業職業形象技能比賽。面對評委的提問,無論是高鐵列車的運行規則,還是旅客服務流程,選手們都準確無誤地回答出來,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蘭州新華互聯網學校校長王志表示,將以此次比賽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全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乘務人才隊伍,為乘務行業的持續發展和創新升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新質生產力涉及眾多學科、眾多領域,核心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新,體現在產業對人才、對技能需求的新變化;質,則體現在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復合化和多元化。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性行業,機器人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相關行業的人才需求也大量增長。為此,蘭州信息科技學院與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機器人產業學院,共同致力于培養面向“智能機器人”產業鏈的高素質產業人才,推動西北地區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而這只是蘭州信息科技學院產教研創深度融合,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諸多舉措、抓手之一。
蘭州信息科技學院聚焦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面向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產業以及國家急需人才領域,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梳理與產業對接的項目化教學體系,聯合世界500強企業,持續推動“產學研創”多維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成效顯著。
“我校現建設了華為ICT、人工智能等11個現代產業學院;建有中建、中糧等260家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聯動頭部企業共建7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面向智能測繪、智能制造、集成電路及新材料產業,與南方測繪、中科蘇州機器視覺技術研究院等企業,共建4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蘭州信息科技學院理事長黃煒說,為落實500強卓越人才培養計劃,該校先后與中國核工業、吉利汽車等知名企業共建了英才班,并聚焦“新質生產力”,打造高精尖產學研創中心。
探索科教融匯 服務區域制造業轉型升級
對應加快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要求,作為高校如何培養與產業匹配度更高的新質生產力人才?對此,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在辦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實踐。
堅持依托石油化工行業、立足地方區域經濟,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院緊跟產業發展,以培養企業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術技能為培養目標,形成了鮮明的產教融合辦學特色,學院先后與匯博機器人有限公司、大恒數據、雙元教儀集團等共同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工業機器人編程實訓室、工業機器人控制實訓室等工業機器人關鍵技術實訓基地。通過崗課賽證融通,提高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質量深化產教融合,加入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共同體,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鏈條,打造高水平團隊,創新卓越工程師、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創辦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一直以來持續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激發機器人產業發展內生增長動力,形成以點帶面的矩陣式多層次產業轉化發展模式。”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陳鵬博士告訴記者,他們先后與蘭州中凱工貿有限公司、蘭州助劑廠等多家企業完成橫向課題《包材廠雙機器人自動上料系統》、主持產業支撐項目《智能化工廠投送料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立項科研項目《大型物資智慧倉儲及運送系統研究》《污水處理自動化改造系統研發》等,為企業開展自動化設備升級改造和維護等技術服務工作。
探索科教融匯,開展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轉化落地,服務區域制造業轉型升級,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已在新賽道上大展作為。
“為更好地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學院今后還需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優化人才培養要素配置方式,讓優質育人要素資源向創新人才培養過程集聚,實現工業機器人創新人才高質量供給。深化產教融合機制改革,以工業機器人技術實訓基地為依托、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共同體為紐帶、應用技術研發為導向,構建產教科融創一體化平臺,實現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孵化的良性循環。”陳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