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人妻,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浪荡艳妇爆乳JUFD汗だく肉感

無障礙

聚愛成河 匯善如海
——我省深入推進“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

來源: 甘肅日報

時間: 2024/09/12/ 09:28 

字號:[][][]

  愛心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善舉似陽光,溫暖萬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隴原大地上,25萬名干部帶著溫暖、問候與鼓勵深入每一戶困難家庭,與26.7萬名孤兒、困難重度殘疾人、特困家庭結對認親,為他們排憂解難,送去物質上的幫助和精神上的慰藉與關懷。

  “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啟動以來,我省廣大干部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以仁愛之心真情結對,以關愛之情真心幫扶,面對面交流思想,手拉手溝通感情,心貼心共解難題,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送到每一位關愛對象的心坎上。

  真情澆灌,幸?;ㄩ_。截至目前,全省各級結對干部累計開展聯系交流242萬人次、走訪探視163.05萬人次,幫辦實事36.9萬件,資助資金(含物資折合)8800.17萬元。其中,今年上半年,開展聯系交流83.53萬人次、走訪探視58.70萬人次,幫辦實事12.38萬件,資助資金(含物資折合)3258.58萬元。

  一組組數據的背后,是一個個溫暖人心的故事,是結對干部責任與擔當的生動寫照,更是我省日臻濃厚的愛心氛圍和人文關懷的體現。

在蘭州中山橋景區建設的“愛心屋”,為游客提供便利。(記者馮樂凱)

定西市安定區中華路街道火車站社區志愿者在老年養護院探望孤寡老人。(通訊員王穎)

金塔縣婦聯開展結對關愛志愿服務活動,愛心媽媽與結對兒童一起做游戲。(通訊員曹紅祖)

  拳拳愛心 點燃希望之光

  2023年5月12日,全省“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動員大會在蘭州召開。會議要求,要確保愛心甘肅建設廣泛持久、扎實深入推進,讓愛的陽光照耀千家萬戶,讓愛的雨露滋潤隴原人民,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匯聚大愛洪流。

  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迅速行動,省委直屬機關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政府國資委、省金融監管局、省鄉村振興局5個省直牽頭單位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履行歸口管理職責,指導各歸口單位組織干部職工與各自幫扶縣的孤兒、困難重度殘疾人和特困家庭結對認親。

  “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實施以來,團省委指導各級團組織在結對幫扶三類對象基礎上,堅持把孤殘兒童作為重點關愛對象,廣泛發動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協會、青年志愿者和社會各界愛心力量,籌資捐助愛心物資和生活用品;各級團委聯合當地特殊教育學校,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向孩子們送去愛心禮物;開展“青暖衣冬”關愛行動100余場(次),惠及家庭困難學生和留守兒童1.6萬余人。

  明亮的窗戶、嶄新的書桌、寬敞的書柜、干凈的衣櫥、柔軟的新床鋪……近日,家住定西市漳縣三岔鎮的小玲(化名)擁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房間。

  小玲擁有的這間溫馨小屋,源于共青團甘肅省委組織實施的“希望小屋”蒲公英計劃公益項目。2023年9月,團省委安排部署募集社會資金1126003.14元,在全省范圍內對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6至14歲困境兒童,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獨立的學習生活空間,并配套愛心志愿者結對幫扶,探索物質幫扶與精神幫扶相結合的新模式,幫助孩子們解決成長與學習中的困難。

  經過前期摸排調查,了解到小玲家的特殊情況后,漳縣團委積極與省市團委銜接,爭取到1萬余元的項目資金,依托家庭原有住房進行改造,為小玲打造了“希望小屋”,還配備了志愿者定期為她提供必要的學業輔導和心理疏導,幫助孩子樹立自強自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坐在溫馨的房間里,小玲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自從有了這個‘希望小屋’,我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空間,學習時也能更加專注和投入。我很感激團委給我的幫助,我會把這份感激化作動力,好好學習,將來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一間小屋,無限希望。目前,全省89個“希望小屋”基本完成環境改造和硬件設施配備,絕大多數已投入使用。

  在蘭州中山橋附近,一座天藍色墻體的“愛心屋”格外醒目。小屋門頭書寫著“愛心助殘·情滿隴原”等愛心標語和全省“愛心屋”簡介等,里面的貨架上整齊陳列著蘭州百合、三泡臺禮盒、速食牛肉面、飲品、零食等商品,員工裴苗苗正在熱情地為顧客推介商品。

  幾年前,裴苗苗因意外受傷,被鑒定為肢體二級殘疾。今年4月27日,她加入了“愛心屋”助殘就業項目,成為一名銷售店員,每月收入三千元左右。

  “對我來說,這個工作既鍛煉了身體,又能掙到錢,讓我找到了價值和歸屬感。”裴苗苗笑著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今年以來,省殘聯將“愛心屋”建設作為結對關愛困難重度殘疾人工作的有效舉措,明確了“愛心屋”建設的目標任務、安置對象、就業方式等,爭取了600萬元資金,在14個市州建設了60余個“愛心屋”;省殘聯經過多方爭取,在蘭州中山橋、嘉峪關關城、金昌紫金花海等旅游景區增建了16個“愛心屋”,傾力打造愛心甘肅建設的窗口和名片;同時,各地積極與愛心企業對接,自主建設助殘就業“愛心屋”。截至目前,全省“愛心屋”總數達到101個,已幫助100余名殘疾人實現就業。

  以愛筑屋,以愛助殘。“愛心屋”的建成,不僅為殘疾人提供了一個工作平臺,更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社會的窗戶。在這里,他們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交流、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近日,由省教育廳組織的“結對幫扶·愛心甘肅”研學實踐活動圓滿結營,來自積石山縣和文縣的100名學生在諸多主題研學實踐活動中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在研學中感受關愛。豐富的研學活動給積石山縣居集初級中學學生馬麗娜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印象最深的是攀巖活動,不僅鍛煉了我們的意志,也讓大家感受到了團結協作的力量。”馬麗娜說。

  “這是一次愛的教育,更是一種賞識型的教育,大家用行動和語言幫助孩子們獲得自我價值,讓他們知道自己能行。”文縣中廟初級中學帶隊教師張宇微對孩子們的成長感觸頗深,“學生們主動展現自我,打開心扉,自信了,成長了。”

  全省“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開展以來,省教育廳充分發揮教育系統優勢,不斷深化幫扶成效,已連續組織兩期結對關愛研學實踐活動,讓120余名結對幫扶的學子通過研學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此外,省教育廳12所歸口管理省直高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利用暑期和節假日,開展“好伙伴共成長”“走進工院,溫暖你我”以及大學生“三下鄉”等內容豐富的結對幫扶活動。

  有這樣一群人,她們向留守和身處困境的兒童張開溫暖的雙臂,用愛心給孩子們陪伴、呵護和關愛,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愛心媽媽”。

  “愛心媽媽”關愛行動是省婦聯落實“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的重要舉措。全省各級婦聯積極組織動員干部、執委,針對孤兒、農村留守兒童、權益受侵害案件兒童及其他需要關愛幫扶的困境兒童等,開展“愛心媽媽”關愛行動。目前,全省各級婦聯共有“愛心媽媽”27725人,結對困境兒童28531人,入戶關愛33845人次,發放價值215.71萬元的慰問物品。

  省婦聯還以甘肅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為平臺,創新開展“家家幸福一元捐”公益項目,廣泛動員愛心企業、愛心家庭、愛心人士、各級婦聯團體會員、巾幗志愿者等社會資源,完成階段性捐款目標300萬元,陸續撥付至各市州;發放“9·9公益——甘肅省春蕾計劃”公益項目助學金757.32萬元,受益女童達3800人;執行“9·9公益——母親郵包”項目金額143.8萬元,為各市州6233名困境家庭送去幫助與關懷;與杭州微笑行動項目組銜接,開展“大手牽小手——2023母親微笑行動愛在蘭州”公益活動,為116名唇腭裂兒童完成手術治療,幫助他們重拾微笑。

  省紅十字會開展多項公益性活動,持續推進“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落實救助金4493萬元,救助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等大病兒童2146人。為民勤縣各中小學195名學生捐贈“愛心甘肅 快樂小孩”能量包,為積石山地震災區642名兒童發放“兒童成長包”,開展健康普查和心理關愛活動。實施“博愛隴原人道行動”,結對幫扶孤殘兒童、救助困難人群,累計投入“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資金2437.9萬元,救助城鄉困難群眾10.1萬戶。深入開展“益樂讀”“益口好牙”“天使課堂”“心目影院”“小腳丫——我是家鄉小導游”等志愿服務活動,圍繞“一老一小”“一殘一困”等特殊困難群體常態化開展精神關懷、心理慰藉、生活照料等志愿服務活動。

  2023年,省政府國資委牽頭管理的11戶中央定點企業和77戶歸口企業投入幫扶資金4.98億元,實施幫扶項目831個,培訓人數40萬人,幫助就近就地及勞務輸出就業51663人,消費幫扶6.29億元。今年上半年,12戶中央定點企業和77戶歸口企業投入幫扶資金2.45億元,實施幫扶項目656個,培訓人數41071人,幫助就近就地及勞務輸出就業22624人,消費幫扶3.08億元。

  ……

  涓涓細流匯成江河,點點善舉集成大愛。隴原大地處處愛心激蕩,全省各級領導干部踴躍參與到“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中,弱有所扶、弱有眾扶的生動實踐,正在隴原大地深入扎實開展。

  暖心幫扶 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溫暖人心的力量,在隴原大地匯聚。

  在結對關愛行動中,嘉峪關市教育局干部張俊與殘疾兒童欣瑜(化名)結緣。

  欣瑜是個多重一級殘疾的孩子,父母都是聾啞人,她生活在一個無聲的家庭。接到結對關愛任務后,張俊承擔起了“愛心爸爸”的職責。

  從此,張俊從心底里覺得自己多了一門親戚。為了方便溝通,張俊還學會了簡單的手語,欣瑜家的電線老化、下水道不暢,他聯系維修人員進行檢修;每逢中秋、春節等節日,他便邀請欣瑜一家吃團圓飯,還時常與親友一道照顧欣瑜父親的生意。

  欣瑜上學比同齡人晚,記憶力和理解力也不如其他同學。為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張俊翻閱了大量書籍,請教了很多專業人士,制訂了一份關愛計劃。他與欣瑜的班主任溝通,為欣瑜安排了愛心同桌,在學習中給予她關心和幫助。同時,張俊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盡可能陪伴欣瑜閱讀,帶她踏青,陪她一起參加社會實踐……久而久之,欣瑜逐漸變得自信起來。

  一件件暖心的實事,傳遞著幫扶干部關心關愛困難群眾的正能量。今年以來,嘉峪關市切實推進“結對幫扶·愛心雄關”工程建設見行見效,采取“摸排—關注—關愛”的方式,努力實現特殊困難群眾“思想有引領、情感有陪伴、生活有照料、困難有幫助”的關愛服務格局——

  人社部門出臺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政策,將殘疾人、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納入培訓補貼人員范圍,優先保障困難群體就業;

  司法部門在城市低保戶、殘疾人家庭中推行“家庭法律顧問”,對有需求的關愛對象,及時做好接待、解答、疏導工作;

  住建部門從改造老舊小區入手,盡可能多設置無障礙設施、帶靠背休閑座椅等,方便特殊群眾進出和休憩;

  市房產服務中心修訂相關細則,擴大租房補貼保障范圍,為12戶特殊困難家庭減免公租房租金,對一般困難保障家庭采取“承諾制”,在一定時間允許緩繳房屋租金;

  運管部門啟動“星星之火·愛心接送”黨建項目,為特殊困難群體和行動不便老人提供出租車免費接送服務;

  ……

  用心用情辦實事,這樣動人的故事在結對干部和關愛對象間不斷上演。

  何田錄是天水市秦州區城鄉環境衛生治理服務中心的一名干部,與秦州區娘娘壩鎮金池村夏旭輝一家結對。

  夏旭輝和女兒都是重度殘疾人。何田錄第一次去他家走訪時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想辦法幫助這個家庭走出困境。”

  何田錄通過多次走訪發現,夏旭輝一家雖然勤勞,但種植的農作物經濟效益低。于是,他鼓勵夏旭輝嘗試種植新的經濟作物,并請來農業專家提供技術指導。經過一年不斷的學習和辛勤勞作,夏旭輝家的作物迎來了豐收,全家收入明顯增加。

  何田錄還積極挖掘資源,幫助夏旭輝的兒子順利就業,鼓勵夏旭輝的弟弟夏旭明參加鎮上免費的電商培訓課,幫助他通過互聯網銷售自己制作的手工藝品,讓這個家庭的收入更加穩定。

  目前,天水市共有結對干部36150人,三類關愛對象39039人(孤兒1780人、困難重度殘疾人28125人、特困人員9134人),今年已開展聯系交流48732人次、走訪探視37547人次,幫辦實事3858件、資助資金(含物資折合價值)130.18萬元。

  金昌市檢察院檢察長張建明結對了聽力障礙兒童偉偉(化名)。他積極協調市殘聯和人工耳蝸生產企業,為偉偉植入價值22萬元的人工耳蝸,讓孩子的聽力從90分貝以上恢復到接近30分貝,重獲新“聲”。

  金昌市殘聯理事長丁建新通過多方協調,幫助雙腿殘疾的關愛對象小陳入住34平方米的出租屋,給小陳的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

  金川區委編辦電子政務中心主任劉潤枝通過結對認親,成為孤兒小瑞(化名)無話不談的“愛心媽媽”。在劉潤枝無微不至的關心呵護下,孩子原本孤僻的性格逐漸變得開朗起來。

  作為全國文明城市,金昌市將“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作為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堅持“逢6上街”機制,在重大節日和重要節點,確定主題活動,組織幫扶單位和結對干部集中開展結對關愛行動,開展“春風化雨·愛在金昌”主題幫扶活動,幫助關愛對象清理環境衛生、栽種菜苗,協調解決教育、就醫等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各級幫扶干部累計開展聯系交流17488次,走訪探視12453次,協調對接有關政策事項10413個,解決實際困難1834個,幫辦實事2747件。

  結對關愛行動中,古浪縣人大干部蘇興彪與米大爺建立了結對關系。

  米大爺和兒子米生林一起生活,今年54歲的米生林生活無法自理。“我年事已高,擔心自己過世后兒子無人照料,這始終是我的一塊心病。”多次交流后,米大爺向蘇興彪袒露了心聲。

  蘇興彪建議將米生林送去福利院生活,老人卻搖頭拒絕,原來米大爺擔心福利院照顧不好兒子。

  蘇興彪心想,或許通過實地參觀福利院能讓米大爺放下心來。

  于是,他開車接米大爺和米生林參觀了古浪縣黃花灘綜合養老服務福利中心。看到園林式的院落、整潔亮堂的公寓,樹蔭下彈琴唱歌、下棋打牌的老人,米大爺笑得合不攏嘴。了解了伙食標準、護理方式、醫療保障和康復服務情況后,米大爺放心地將兒子送進了福利中心。

  擔心獨居的米大爺吃飯困難,蘇興彪又聯系村委會安排米大爺到鄉“老年餐桌”就餐,并多次到米大爺家同他聊天,陪他散步。去年中秋節,蘇興彪特地買了月餅,陪米大爺到福利中心看望米生林,看著兒子穿著新衣、住著干凈整潔的公寓,米大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點滴愛心,匯集成流。

  從隴東到河西,從隴南到肅北,愛心善舉已在隴原大地蔚然成風。一個個普通人的愛心善舉,匯聚成生生不息的溫暖力量。

  久久為功 高質高效推進“愛心甘肅”建設

  以愛之名,聚沙成塔。愛心建設,需久久為功。在鞏固提升已有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我省相關部門進一步創新載體、完善相關政策機制、強化監測調度,確保“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各項工作高質高效推進,向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拓展。

  ——加強政策指導,持續推動愛心甘肅建設高位運行。省民政廳充分發揮省關愛辦統籌協調、督促落實職能作用,積極配合省人大常委會深入金昌、定西、慶陽、臨夏、隴南等5個市州開展專題調研。在深入調研、認真總結“結對幫扶”工作成效的基礎上,今年5月30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推進愛心甘肅建設的決定》,以法治手段推動愛心甘肅建設蓬勃發展?!稕Q定》從推進愛心甘肅建設的重大意義,大力實施愛心扶幼、愛心助殘、愛心濟困、愛心敬老,關愛特殊崗位群體,持續健全制度機制,積極弘揚愛心文化,廣泛匯聚愛心公益力量等九個方面,提出了重點任務、具體措施和工作機制。

  ——加強動態管理,持續推動愛心甘肅建設提質增效。為全面客觀檢驗全省“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工作成效,省關愛辦印發了《關于做好2023年度“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考核評價工作的通知》,突出落實責任擔當、建立結對關系、落實關愛內容、執行工作標準、創新工作方法等,對全省14個市(州)和蘭州新區、117個省直部門、57個省屬事業單位、32個省屬國有企業進行了年度考核。為持續提升關愛幫扶精準度,省關愛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結對關愛動態管理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各幫扶單位對結對干部和關愛對象開展梳理摸排,并根據關愛對象變化情況,科學合理補充或調整結對干部,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對象準,確保關愛對象“應結盡結、應解盡解”。

  ——加強社會幫扶,持續凝聚愛心甘肅建設強大合力。為鼓勵和支持全省各級各類社會力量發揮獨特作用,省民政廳聯合省慈善聯合總會、省光彩事業促進會、省紅十字會、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等設立“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專項基金,制定印發《專項基金管理指南》并發布《倡議書》,鼓勵引導廣大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募集善款幫助解決關愛對象的實際困難,目前已募捐資金2186.14萬元,幫助9.92萬名關愛對象解決實際困難。持續鼓勵引導全省社會組織通過捐款捐物、志愿服務、輔助結對三種方式參與結對關愛行動,共有5375家社會組織捐款捐物折合資金7113.9萬元,實施志愿服務項目4214個,與2.7萬名關愛對象建立了輔助結對關系,開通心理咨詢熱線158條。

  一次次上門探望,一句句暖心問候,一筆筆慈善捐贈,匯集成一條條涌動著愛心的清流,流淌著溫暖和力量,讓關愛對象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讓每一個身處困境的人不再孤單。

  “結對幫扶·愛心甘肅”行動中,一幀幀感人的畫面正在上演,還有許多溫暖的故事未完待續。(記者李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