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藍天架通途】
中川機場“場務衛士”
把好第一道關 守護機場“生命線”
來源: 蘭州新區報
記者 李怡青
時間: 2024/12/13/ 11:12
字號:[大][中][小]
“塔臺,場務申請檢查跑道。”
凌晨5點,身穿藍色制服的場務隊經過塔臺批準,駕駛巡檢車沿飛行控制區的巡場道緩慢行駛,在跑道和滑行道之間掃動。
路檢守著飛機起降的第一道“關卡”,日常工作不能有一絲馬虎。中川機場每天有280架次飛機在機場降落、起飛,最早的一班早上6點進港。“首班機起飛前我們要完成跑道巡檢、除膠等作業,之后,就要一直守在飛行區,趁航班間隙在道面不間斷進行巡視。”場務員說。
驅車抵達巡查區域后,場務員下了車,開始徒步查看道面上的情況,每查看一部分區域,就在臺賬本上做下記錄。“在機場場區的巡查中,飛機起降所需走的道面都是檢查維護的重點,而在場區上的滑行道,連草坪所在土面也是檢查和維護的重點。”場務員介紹。

凌晨,場務員仔細檢查飛機跑道情況。
一般來說,驅車繞著巡場路檢查,在數萬平方米的跑道巡查一圈下來大概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在乘車巡查中,圍界破損、小碎石子、土面雜草生長情況、攔鳥網是否完好等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而對于最關鍵的跑道防外來物侵入、道面破損則需要徒步巡查。“日常跑道巡查采用車巡+步巡結合的方式,只有離道面更近,觀察得也就更仔細,場道質量也更有保障。”場務員告訴記者,檢查跑道前,還需要檢查巡道車輪胎,防止輪胎內嵌入異物影響飛行安全。
“場務衛士”班組除了肩負著跑道標志標識刷新、跑道除膠和跑道嵌縫料更換等工作,還負責飛行區域的割草作業。場務員介紹道:“我們要不間斷地割草,保持草的平整度,萬一遇到特殊情況,航空器偏離跑道,這些草還能保護航空器的起落架,保障旅客的安全。”
“想要給土面區理個帥氣的‘卡尺頭’,就必須對割草作業的標準和作業區域的情況掌握清楚。”場務員表示,按照民航相關要求,飛行區土面區草高應不超過30厘米,我們會將草高控制在15厘米左右。草過高會遮擋跑道邊上的助航燈光設施,作業人員稍不留神,割草機的刀片就會碰壞指示燈,另外,還會吸引鳥類覓食、筑巢和掩蔽,增加鳥擊隱患。
凌晨5點30分,場務員結束了各項維護工作,開始進行最后的跑道摩擦系數測試和道面檢查工作,為當日早班機的安全起降做好了充分準備。
“報告現場,場務作業人員設備已安全撤離。”凌晨5點45分,“場務衛士”班組結束了當天的航前檢查,撤出了作業區。“一塵不染并不是一句空話,一旦跑道上發現有丁點的異常,都要下車檢查,絕不能有絲毫馬虎。”場務員這樣說。
不論寒冬,還是酷暑,中川機場這群“場務衛士”都披著月色,踩著星光,日復一日,以責任心對抗重復和煩瑣,將一切航班起降、滑翔的干擾因素拒之場外,守護著一架又一架飛機平安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