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人妻,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浪荡艳妇爆乳JUFD汗だく肉感

無障礙

蘭州新區秦川園區2024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方案

來源: 蘭州新區秦川園區

時間: 2024/08/09/ 16:14 

字號:[][][]

  一、基本情況

  蘭州新區是2012年8月國務院批復設立的全國第五個、西北第一個國家級新區,被賦予“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和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戰略定位,總面積1744平方公里。蘭州新區秦川園區于2017年6月成立,正縣級建制,隸屬于蘭州新區管委會管理,是蘭州新區三大園區之一,位于引大東一干渠以北,北快速路與東繞城交界處東部北側,總規劃面積約634平方公里,現管轄2個鎮、1個中心社區,39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人口約11萬人,耕地28.66萬畝。

  資源循環型農業是一種以循環經濟理論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運用生態工程方法,強調以資源循環利用,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主要目的,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統一的農業發展模式。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強調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快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技術推廣應用,推進水肥一體化,建立健全秸稈、畜禽糞污等農業廢棄物收集利用處理體系,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和觀測試驗基地建設。2023年甘肅省委一號文件《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指出推進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低碳鄉村,做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守住綠水青山,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提高廢舊農膜、畜禽糞污、尾菜、農作物秸稈等資源化利用率。

  近年來,蘭州新區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著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及生態修復治理等重點項目,根據《蘭州新區農業農村“十四五”發展規劃》,蘭州新區“十四五”期間規模化種植面積達40萬畝,按照化肥配合施用有機肥的方式測算,有機肥用量每年約為500kg/畝,蘭州新區“十四五”期末每年有機肥用量可達20萬噸左右,有機肥產品在蘭州新區生態修復治理,耕地質量提升,高品質農業生產方面市場空間逐年增加。現代特色寒旱農業產業園,“萬畝向日葵”“萬畝紫花苜蓿”“萬畝大田玉米”及“萬畝高原夏菜”等種植基地已具雛形。

  二、項目實施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1.發展秸稈綜合利用提升農業效能的需要

  蘭州新區秸稈綜合利用整體主要以肥料化、飼料化為主,主要利用方式以農戶分散的肥料化、飼料化、直接還田為主,利用水平不高,并且方式單一。根據行業統計,2023年蘭州新區農作物種植面積為37.68萬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6.46萬畝,玉米種植面積4.81萬畝,葵花種植面積3.66萬畝,其它青飼料種植面積14.46萬畝。2023年年產秸稈產生量5.7萬噸,年產秸稈可收集量4.96萬噸,秸稈利用量4.57萬噸,利用率達到92.07%,年總體農作物秸稈資源總量較大,品種多樣。長期以來,群眾的環保意識相對比較薄弱,農作物主要作為飼料及燃料利用,在煤、氣、電取代秸稈的燃燒地位后,大量秸稈被焚燒丟棄,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而且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污染,導致秸稈綜合利用水平低,秸稈浪費嚴重。通過農作物秸稈肥料化利用項目實施,引進一批高效率、便捷化的農機設備,大力發展集約利用水平高的秸稈綜合利用新技術,減少秸稈在回收、粉碎、打捆、裝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預防其丟棄或焚燒,杜絕造成農業資源浪費和生態環境污染,不斷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2.健全收儲運體系促進農民增收的需要

  目前,蘭州新區秸稈處理設備比較落后或沒有合適的處理設施,大部分的秸稈都要靠人工來處理,高額成本導致秸稈的利用率降低,造成了秸稈的閑置和浪費。另外,收儲和運銷秸稈從業不夠規范,價格體系不夠明朗,導致農戶秸稈賣不出去,企業秸稈收不回來。項目通過農作物秸稈收儲點建設,建立以秸稈利用企業和收儲組織為核心、農戶參與、市場化運作的秸稈收儲運銷體系,按照秸稈產地合理區域半徑就近利用原則,有效降低收儲運銷成本,解決秸稈收儲運難題。

  3.培育社會主體帶動產業融合的需要

  蘭州新區缺少秸稈肥料化相關企業,且有機肥料市場不穩定,導致年秸稈消耗量以及肥料產量低。項目通過培育以秸稈綜合利用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充分發揮企業產業化帶動及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形成以市場為基礎、政策為導向、科技為支撐、企業為主體、農民廣泛參與的長效機制,建立以秸稈利用為中心的全產業鏈體系。在培育企業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其開發秸稈的高附加值,不斷開發出新產品,使秸稈得到綜合利用和多產業融合發展,帶動百姓脫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4.拓展生態循環農業創建綠色品牌的需要

  近年來,蘭州新區精準把握國家關于“現代農業建設示范區”的布局定位,先后建成了4個高效設施產業園、5個生態種養加養殖產業園和食品工業園共10個特色產業園區,產業園全面建成達產后,將形成1億枝鮮切花、萬噸有機蔬菜、200萬頭生豬養殖及百萬頭屠宰加工、4萬頭奶牛養殖、10萬畝飼草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秸稈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在農業循環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有效途徑之一。經過綠色循環農業的發展,逐步提升秸稈利用水平、離田利用率、產業化利用能力等。項目實施對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提高農業生產環境質量,發展高效、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農業產品,創建綠色農產品品牌,以綠色農業品牌效應帶動地區相關農業產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ǘ┛尚行苑治?/p>

  秸稈類農作物是農業生態中一種非常寶貴的可再生生物資源材料,秸稈綜合利用是把秸稈當成一種資源,系統化地加以利用,可用作肥料飼料燃料工業原料等。秸稈肥料化利用主要指通過直接還田、堆漚還田、腐熟還田、秸稈生物反應堆、秸稈生產有機肥技術等途徑,將可收集利用的農作物秸稈以有機肥料的形式施入農田。秸稈還田是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土壤培肥和固碳減排的有效措施。作為助力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更大程度上持續提升秸稈肥料化的綜合利用,是建立低碳農業和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涵。近年來,在蘭州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統籌規劃、多措并舉情況下,相繼出臺了相關的指導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具體方案,并將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構建多層次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為進一步加快農業的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保護和改善農業生產環境、促進現代農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把牢政策方向,使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使循環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因此,推廣應用秸稈肥料化利用工作是發展農業經濟和農村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

  三、建設思路與目標

 ?。ㄒ唬┙ㄔO思路

  1.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甘肅省現代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倍增行動鞏固提升計劃(2024—2025年)》,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蘭州新區秦川園區資源優勢和地方特色,推進秸稈、尾菜還田利用,促進肥料化、飼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綜合利用,構建“種養加”循環農業新模式,培育規模設施農業、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多產業融合特色農業,全面建設國家田園綜合體和絲路寒旱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2.基本原則

  一是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制定或完善扶持政策,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逐步建立以政策扶持為引導,生產經營企業為主體,和廣大農民積極參與秸稈綜合利用的長效機制。

  二是市場導向、綜合利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由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參與“五化”綜合利用,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綠色循環高質量發展。

  三是科技推廣、示范帶動。以科技為支撐,示范推廣秸稈利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建立示范展示基地,研究解決技術難題,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科技含量,提高蘭州新區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四是強化服務、整體推進。加強秸稈飼料化利用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技術指導組的作用,改進服務手段,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能力,全面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水平,整體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五是建立網點、推廣政策。選擇農作物產量高、秸稈資源豐富的地區,建立秸稈收集網點,在收集網點附近建設秸稈儲存倉庫,收到的秸稈經過預處理后儲存于倉庫,秸稈在儲存倉庫經過初步處理后,進行運輸。加強對秸稈飼料的市場宣傳和推廣,提高對秸稈飼料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促進市場的擴大和發展。

 ?。ǘ╊A期目標

  利用兩年時間,依托蘭州新區秦川園區萬畝特色農作物種植,收儲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農作物秸稈廢棄物資源,進行肥料化、基料化等利用,分類型、分級別打造加工秸稈肥料化產品品牌,延伸加工產業鏈,增加高值比例,一是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持續穩定在90%以上,二是由傳統直接還田的利用模式轉變為秸稈集中收儲、肥料化、飼料化的高效利用模式,使秸稈集中收儲運體系進一步健全,秸稈加工處理技術進一步完善,多元化利用途徑進一步拓寬,利用產業效益進一步提升,高效利用可使農戶增加秸稈收入30-50元/畝,肥料化、飼料化高效模式利用后可增加收益150元/畝。三是完善收儲運體系,以園區為單位設立收購點,提升秸稈的收儲運效率。同時,動員鄉鎮組建秸稈收貯合作社,開展秸稈收貯工作,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采取“割-捆-運-用”“收-粉-運-用”“收-捆-運-用”等一體化模式,達到玉米、小麥收割、秸稈打捆(秸稈粉碎收集)、秸稈清運、秸稈利用同步進行。

  四、建設內容

 ?。ㄒ唬┨m州新區農作物秸稈收儲運項目

  1.建設地點

  蘭州新區秦川園區,緯五十四路以北,天兆豬業以西(畜禽糞污有機肥廠內);蘭州新區新高原農牧養殖場內。

  2.建設內容

  蘭州新區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建成農作物秸稈收儲運中心1處,購置秸稈收割機1臺、秸稈撿拾打捆機1臺及翻斗自卸車1輛,同時配套建設加工廠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

  3.建設規模

  農作物秸稈收儲運中心點3個,在秦川園區、中川園區、西岔園區建成區域性秸稈收儲加工網點各1個,服務半徑15km左右,覆蓋整個蘭州新區農作物種植區域,建成集作物秸稈初加工、儲藏、運輸多功能為一體的模式,實現年收儲運輸向日葵、玉米等作物秸稈規模為1萬噸。

 ?。ǘ┨m州新區農作物秸稈肥料化綜合利用項目

  1.建設地點

  蘭州新區秦川園區,緯五十四路以北,天兆豬業以西。

  2.建設內容

  蘭州新區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建成農作物秸稈肥料化綜合利用車間1個,面向新區收購所有農作物秸稈(含玉米、向日葵及其他秸稈)可加工粉狀有機肥等,購置裝載機1輛、粉碎機2臺、翻堆機1臺、發酵菌種3噸、攪拌機1臺、篩分機1臺、自動灌裝設備1臺及皮帶運輸機2套,改造提升現有設施,同時配套建設加工廠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

  3.建設規模

  農作物秸稈肥料化綜合利用車間占地面積5000㎡,面向新區收購農作物秸稈,包括向日葵及玉米秸稈等2.5萬噸、菌菇棒1萬噸,年可加工利用各類秸稈3.5萬噸。

 ?。ㄈ┨m州新區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項目

  1.建設地點

  蘭州新區秦川園區,緯五十四路以北,天兆豬業以西。

  2.建設內容

  蘭州新區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建成農作物秸稈草顆粒生產車間1個,面向新區收購所有農作物秸稈(含玉米、向日葵、苜蓿及其他秸稈),購置牧草粗粉碎機1臺、脈沖除塵器3臺,細粉碎機1臺,冷卻器1臺、牧草顆粒機1臺、自動包裝機1臺等設備,同時配套建設加工廠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以及生產配套設備。

  3.建設規模

  農作物秸稈草顆粒生產車間占地面積2800㎡,面向新區收購農作物秸稈,包括向日葵及玉米秸稈等1.5萬噸、苜蓿草0.5萬噸,年可加工利用各類秸稈2萬噸。

 ?。ㄋ模┨m州新區農作物草谷比、秸稈可收集系數監測項目

  1.建設地點

  蘭州新區秦川園區,緯五十四路以北,天兆豬業以西。

  2.建設內容

  一是精準取點測樣本,錐形四分保制備。在科學選取地塊的基礎上,根據收獲時令,工作小組全員參與,通過“五點法”對玉米作物的籽實及秸稈樣本進行現場實割,同時對農作物株高、茬高、枝葉撿拾損失量(分機械收獲、人工收獲)等基礎性數據進行實測收集和登記。取得樣本后,嚴格按照“錐形四分法”對樣品進行制備保存。二是科學實驗測水分,核準數據求系數。樣品制備保存后,將抽取的代表性樣品送至實驗室,稱取100g左右秸稈/籽實樣品至干燥容器內,對秸稈和籽實進行水分測定,求得算術平均值,確保標準偏差控制在10%以內。測得樣品重量后,根據公式求出秸稈、籽實水分含量,核算草谷比系數。同時,通過測得的玉米農作物株高、茬高及枝葉損失量(分機械收獲、人工收獲)等基礎數據,核算出新區玉米草谷比及秸稈可收集系數。三是廣泛宣傳,提高全社會關注。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加強輿論引導,多角度、全方位講好秸稈綜合利用故事,宣傳普及秸稈綜合利用的政策法規、科普知識和實用技術,讓廣大農民群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準確理解掌握政策內容,營造好項目落實的良好氛圍。

  3.建設規模

  成立農作物草谷比、秸稈可收集系數檢測工作專項小組,依據《全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農作物草谷比、秸稈可收集系數監測工作手冊》,根據新區地理區位實際,采取隨機抽樣法在園區內共選取5—10個地塊(約10—15畝),完成樣本監測工作。

 ?。ㄎ澹┙斩捑C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建設

  1.蘭州新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

 ?。?)建設地點:蘭州新區秦川園區,緯五十四路以北,天兆豬業以西(畜禽糞污有機肥廠內)。

  (2)展示內容:農作物秸稈肥料化利用技術展示、飼料化利用技術展示、收儲運體系展示。

  2.蘭州新區農作物秸稈肥料化利用示范展示基地

 ?。?)建設地點:蘭州新區,新高原農牧養殖場內。

  (2)展示內容:農作物秸稈肥料化利用技術展示、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技術成果展示、收儲運體系展示。

  3.蘭州新區農作物秸稈肥料化利用示范展示基地

  (1)建設地點:蘭州新區,經十五路以西,緯二十六路以北。

 ?。?)展示內容:農作物秸稈肥料化利用技術展示、收儲運體系展示。

  4.蘭州新區農作物秸稈有機肥料試驗展示基地

 ?。?)建設地點:蘭州新區秦川園區,農業示范園內(21#-65#棚)。

 ?。?)展示內容:秸稈有機肥料成果試驗展示。

  五、投資概算與效益分析

 ?。ㄒ唬┩顿Y估算

  蘭州新區秦川園區2024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計劃投資403萬元,申請中央財政資金200萬元,企業自籌資金203萬元。其中農作物秸稈收儲運項目投資95萬元,申請2024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0萬元,企業自籌資金45萬元;農作物秸稈肥料化綜合利用項目投資198萬元,申請2024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90萬元,企業自籌資金108萬元;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項目投資100萬元,申請2024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0萬元,企業自籌資金50萬元;農作物草谷比、秸稈可收集系數監測項目投資10萬元,申請2024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0萬元。

  表1: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投資概算表

  (二)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

  通過項目支持,建成農作物秸稈收儲運及肥料化加工體系,可進一步提高蘭州新區秦川園區秸稈資源化利用的設施設備裝備率,大大提高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率。與此同時,建立秸稈收儲運體系和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使得綜合利用效益和水平得到提升,在實現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基礎上,獲得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雙豐收。通過項目實施,實現年收儲運輸向日葵、玉米等作物秸稈規模為1萬噸。收儲至蘭州新區農業資源循環加工產業園,建成農作物秸稈肥料化加工線,年可加工利用各類秸稈3.85萬噸,年產有機肥料1.7萬噸,創造經濟效益600萬元。同時秸稈綜合利用還將帶動農業科研、農用機械制造、有機肥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2.生態效益

  秸稈肥料化利用可提升土壤肥力提高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厚耕作層,提高表層土壤肥力;減少秸稈焚燒和廢棄行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及人居環境;節約可再生資源的需要,提升農業資源循環利用效率,緩解飼料、肥料和原料緊張狀況,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3.社會效益

  秸稈的肥料化利用,可以有效保護耕地,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利于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提升了農業機械化水平,推動了土地流轉增值,解放了農村勞動力;建成收儲及加工項目,為當地農戶提供就業崗位,提升群眾生活水平。

  六、項目實施進度

 ?。ㄒ唬╉椖拷ㄔO期限

  項目建設期限為2024年6月-2024年12月

  (二)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2024年6月:完成項目前期工作,確定項目建設內容實施主體等,制定上報項目實施方案;

  2024年6月-2024年11月:完成項目建設內容、宣傳培訓工作;

  2024年11-12月:完成項目績效評價、項目總結、財務審計等,申請驗收并上報工作總結及績效評價情況。

  七、組織管理與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蘭州新區秦川園區農林水務局成立項目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安排項目任務,組織項目實施,制定項目管理辦法,檢查督促項目發展,落實配套及自籌資金,保證項目如期完成。蘭州新區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同時也將成立技術領導小組,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主要負責項目論證,參與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指導落實技術措施,開展科技試驗與示范,制定技術規程,收集項目資料,總結推廣典型經驗。項目將實行目標管理、分級負責,做到層層有人抓、有人管,嚴格按照規劃進度,保證項目有序開展。

 ?。ǘ┘訌娰Y金管理。根據《甘肅省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要求,嚴格按照批復的項目實施方案執行,強化資金使用的審計監督,強化項目資金管理。實行專人管理,做到資金??顚S?,統一采用資金報賬制,對資金的來源、用途、使用效率、成本控制等做出詳細計劃安排及具體報告。如實提供完整的財務賬目、憑證、報表和相關資料。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建立健全財務監督和約束機制,使各項財務活動符合相關規定,提高資金的安全利用率。對違規使用資金的要追究法人代表、直接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加強技術指導。利用農業技術人員和企業技術工藝,對項目實施存在的難點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及時提出相應的措施辦法;積極建立院地、院企合作,引進推廣先進技術、工藝,提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完善技術服務體系,對秸稈綜合利用企業提供咨詢和技術服務,指導培訓項目實施主體使用秸稈收集、儲運、加工、利用技術工藝和裝備,加快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

 ?。ㄋ模┘訌娦麄饕龑А3浞职l揮新聞媒體的引導作用,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手機等手段,積極宣傳國家、省、市重大政策文件、先進活動和典型案例,積極糾正傳統觀念,轉變農民思想。通過舉辦培訓班和現場會、設立示范區和典型示范戶、發放書籍資料等方式,多方面宣傳秸稈還田利用對保護耕地的重要性和相關扶持政策,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的思想認識和主動參與的意識。

 ?。ㄎ澹┘訌姳O督檢查。嚴格落實項目績效評價,開展定期不定期檢查指導,加強項目過程控制,推動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強化績效管理,項目建設完成后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并及時申請市農業農村部門對項目進行績效考評及市級驗收。蘭州新區秦川園區農林水務局作為項目管理單位,負責協調好項目建設單位與有關項目建設的各項工作,抽調專門技術人員負責項目的實施及技術指導工作,確保項目任務落實,質量保證、資金使用合理,達到預期的建設目標。

 ?。┘訌娍冃Э己?。嚴格落實項目績效評價,開展定期、不定期檢查指導,加強項目過程控制,推動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強化績效管理,項目建設完成后,結合項目初驗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并及時申請蘭州新區秦川園區農林水務局對項目進行績效考評及驗收。

  附件:1.蘭州新區秦川園區2024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

  用項目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高文全

  副組長:胡建利

  成員:閆煒 駱生山 周祖成

  2.蘭州新區秦川園區2024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技術領導小組:

  組長:苗承棟

  副組長:王愛銀

  成員:劉亮 鄭建祖 尹瑞 李斐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