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人妻,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浪荡艳妇爆乳JUFD汗だく肉感

無障礙 聯系我們

《蘭州新區“十四五”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規劃》出爐
未來新區:安全高效 綠色智慧 互聯互通

來源: 蘭州新區報

時間: 2022/03/01/ 11:38 

字號:[][][]

高質量發展的蘭州新區。

  未來,蘭州新區城市建設將發生哪些變化?基礎設施建設將如何布局?近日出臺的《蘭州新區“十四五”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給出了答案。

  “十四五”期間,蘭州新區將聚焦城市交通、能源供給(燃氣、供熱)、新基建、住建等重點領域,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與公用設施支撐體系,全面提升城市現代化水平。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高效、綠色智慧、互聯互通的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體系。

  道路交通

  構建內外暢通的道路交通體系

  道路交通方面,將通過完善路網建設,構建外聯內暢的道路交通體系。加快建設新區至蘭州市區(中通道)高速公路項目,進一步加強新區與蘭州市區東、中、西三條通道的路網聯通能力,形成新區與蘭州市區“三高兩快”的多路徑聯系通道。推動新區“一環八射”快速公路交通骨架網的建設,完善核心區至外圍的城市快速通道建設。積極推進經十五路、環城路等新區對外交通快速路改造及建設,形成快速路網體系,實現新區與周邊城市快速路網新格局。逐年完善新區規劃干道網絡系統,統籌推進建設,快速形成規劃核心區“十一橫四縱”的重要骨架性主干路網。

  能源供給

  完善供水供熱燃氣設施網絡

  燃氣工程方面,加快天然氣門站建設,形成雙氣源方向供氣,進一步提高城市燃氣普及率。積極推進重大天然氣利用項目建設,加快核心區及功能區燃氣設施及管網建設。完善天然氣輸配系統,與蘭州方向高壓管網高效對接,實現區域輸送體系“一張網”互聯互通;初步實現新區多氣源供應格局。

  供熱工程方面,初步構建以熱電聯產為主、多種能源形式為輔的集中供熱格局,積極推廣和探索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將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效能的供熱系統覆蓋建成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積極推進供熱方式多元化,鼓勵采用新能源供熱方式,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地區清潔取暖。加快新建供熱管網工程建設力度,多個大型供熱系統應具備聯網運行條件,實現互通保障功能。加強供熱系統監控能力,大力推行采暖地區住宅供熱分戶計量,新建住宅全部實現分戶計量。

  給排水工程方面,加快構建蘭州新區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全面統籌城鄉供水,保障城鎮高質量發展的生產用水需求。至2025年,管網末端水質合格率為99%,城市集中供水普及率為100%,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基本消除城中村、主城區和城鄉接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推進城市污水管網建設,蘭州新區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建設蘭州新區第一水廠三期工程,新增20萬立方米/日處理規模。通過新建廟兒溝水庫工程與石門溝水庫聯合調度,實現引大入秦工程向各區域自來水水源全覆蓋。以引大入秦工程為主要水源,中遠期建設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蘭州新區配套工程,作為第二水源,形成雙水源供水。規劃新建新區第三水廠,以引大入秦工程為水源,供水規模20萬立方米/日;規劃新建新區第二水廠,以建設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蘭州新區配套工程為水源,供水規模60萬立方米/日。

  環衛工程

  在全省率先建設“無廢城市”

  環衛工程方面,創新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方式。提升資源循環再利用水平,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90%,無害化處理率100%,資源化利用率40%,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標。

  在全省率先建設“無廢城市”。加快建立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分類運輸、分類中轉、分類處置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新建、改擴建住宅和公共設施,配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

  規劃建設蘭州新區垃圾一體化處理項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計規模為500噸/日,餐廚垃圾處理設計規模為100噸/日。建設生物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設計日處理污泥和畜禽糞便100噸/日,經過高溫環境發酵后生產出優質有機肥,用于新區綠化和林地使用。

  建設蘭州新區環衛服務中心、基層環衛管理所、環衛工人休息室等設施,完善環衛服務設施體系,蘭州新區環衛服務中心擬選址于中川園區。環衛管理所近期建設6處,遠期根據新區建成區范圍和人口數量增建2處;為解決環衛工人飲水難、熱飯難、休息難等問題,擬在各主干道安置50座“愛心驛站”,打造“暖心工程”。

  智慧城市

  全區實現全域網格化管理

  智慧城市方面,積極發展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產業,持續提高產業集聚和吸附能力,促進大數據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圍繞大數據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開展產業鏈招商,加快華為云計算中心、北科維拓三維智能制造產業園、中科曙光甘肅先進計算中心等項目建設,推進產業快速聚集、快速建設、快速發展,努力將新區打造成為“一帶一路”陸上國際數據匯聚中心、交換中心、服務中心和區域數據樞紐。

  在蘭州新區全區實現全域網格化管理,在園區層面建設網格化管理中心,建立全新區網格化管理體系,并建設網格化綜合管理平臺。建設蘭州新區智慧消防綜合管理平臺,為大數據可視化提供信息支撐,為各級指揮員提供作戰指揮多角度、全方位信息支撐,提升各級指揮中心戰備值守、應急指揮、重大安保和輔助決策能力。

  新型城鎮化

  培育發展“一小時”都市圈

  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突出向西平臺戰略定位,建設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錦繡絲路”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示范園、職教園區、高鐵南站等高端服務集聚區,打造西部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基地。

  全面取消落戶限制,開通線上申請審核系統,大幅提高落戶便利性。提高居住證發證量和含金量,推動未落戶常住人口逐步享有與戶籍人口同等的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增加學位供給,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入園政策,使其在流入地享有普惠性學前教育政策。鼓勵企業吸納農民工并開展崗前培訓、新型學徒制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并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

  培育發展新區“一小時”都市圈,提升圈內經濟動能活性,形成交通互通、產業互補、要素滿足、特色鮮明的城市群。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突出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促進城鄉生產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建立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試點,推動試點在城鄉人口遷徙、農村產權抵押擔保、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等方面先行先試,引導園區土地儲備公司和融資平臺公司參與農村產權流轉及抵押,探索有效的改革發展路徑。啟動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新型基礎設施

  打造工業互聯網示范新區

  新型基礎設施方面,將以信息、融合、創新基礎設施為載體,打造輻射西北的工業互聯網示范新區。圍繞“一云、二網、三平臺”+N個應用的新型智慧城市總體建設思路,推進電子政務外網、ELTE市政無線專網、運營中心等9個子項建設,完成基礎支撐平臺建設,實現跨部門、跨系統的數據業務融合。加快5G基站建設,對已開發地區采取在現有網絡覆蓋的基礎上,對各區域進行新建站點增補,以符合5G全網覆蓋的需求。結合蘭州新區開發建設情況,“十四五”期間,計劃完成5G基站建設2000個,實現重點地區5G信號全覆蓋和規模化。

  升級光纖網絡打造“雙千兆新區”,持續推進光纖網絡的寬帶智能化建設,提升網絡基礎設施容量和多業務承載能力,積極推進千兆固網接入建設。建設千兆固網智慧家居集成應用示范小區,促進千兆固網應用落地;謀劃大數據中心二期建設,計劃建設12000個機柜,將蘭州新區大數據中心打造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互聯網數據中心。加快推進甘肅國網云數據中心項目建設,打造國網首個“高效能、高密度、高容量”的大型云數據中心。

  綠地工程

  全面推進城市公園免費開放

  綠地工程方面,基本建成點線面結合、布局合理、總量適宜、生態良好的城市綠地生態系統。至2025年,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綠地率達到36.8%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以上。城市綠色公共空間體系逐步完善,至2025年,新區“城市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覆蓋率達到80%以上,城市公園免費開放率達到95%以上。建設一批體現新區地域文化特色的風景園林精品工程,建成新區風景園林管理信息系統。

  加快推進“城市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規劃建設,提高公園綠地的可達性。整合城市水系、山體、公園、廣場、體育等公共設施,依托道路綠化、濱水綠化和防護綠化等線性綠地,有機串聯城市公園綠地、文化、健身場所,滿足居民游憩健身的需求。充分利用城市林蔭路體系,加強與城市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統的銜接。完善公園綠地綜合服務設施,為不同人群提供多樣化的活動空間,滿足公眾休閑需求,全面推進城市公園免費開放。

  住房保障

  規劃城鎮住房12.2萬套

  結合新區高質量快速發展和移民搬遷等住房需求,“十四五”期間,蘭州新區規劃城鎮住房12.2萬套,新增各類住房建筑面積1650萬平方米。

  加快建立以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針對不同收入人群,制定不同政策,支持各類住房需求。“十四五”期間,規劃新增市場化住房建筑面積1370萬平方米,保障性租賃住房建筑面積約280萬平方米。加快培育多層次、多種類、多渠道的住房租賃市場,穩定市場預期,使居民首次置業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序釋放。

  妥善安置受災移民,做好住房安置區域劃分、規劃選址、用地指標落實、前期手續辦理、安置住房戶型設計及建設、房屋分配、配套附屬生活設施建設等工作,確定一批,謀劃一批、建設一批;成熟一批,搬遷一批,安置一批,積極穩妥做好移民安置房源保障。

  相關文件:蘭州新區管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蘭州新區“十四五”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通知